<“人”的起源-知识大全-龙咔百科
> 知识大全 > 列表
“人”的起源
时间:2024-12-23 16:31:47
答案

“人”字的起源和演进也蕴含着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光辉。最早的“人”字,是出现于公元前 1400 年商代的甲骨文。东汉许慎在 《说文解字》里记载道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人”是象形字,“”像一个侧立的人,因为是侧立的,所以可以看到他的一臂一胫。对 “人”还有一种象征意义的理解—— “人”通过描绘出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象征着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人能直立行走。

在早期,“人”就代表一种身份和地位。据史书记载,早期卜辞(卜辞:殷代把占卜的时间、原因、应验等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记录),殷王自称 “一人”,晚期 卜辞,殷王 自称 “余一人”。在古典文献中,商周两代奴隶主社会,其最高奴隶主称 “一人”、“余一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以至有 “天无二 日,国无二君,人无二人”的说法,可见当时 “人”的地位是很高的。

古人对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积累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文字和成果。《易·说卦》说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清朝俞正燮说 :“人者,五行之秀,万物之灵。”洪秀全在 《厚道觉训》中的说法是:“天地之间人为贵,万物之中人最灵。”西方的论人之道不胜枚举,非常知名的是古希腊的一句谚语:“人是万物的尺度。”

表面上看,汉字不过是一个符号,指称着对应的事物,但就在这对应的背后,还潜伏着中国人的情感、习惯,甚至本能。有一段关于“人”字的经文:“撇捺互撑,站立为人。伏羲姓妊,女娲造人。人音通仁,仁义为本。不行仁义,非是真人。”这包含了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几点要求:一是人是相互支撑的,二是要站起来,三是要行仁义。

许慎说 :“凡人之属皆从人。”仔细研究甲骨文,就不难发现由“人”而组合成字的奥妙。比如两个 “人”字,同向挨着就是 “比”和“从”,背向而对就是 “北”,一正一反构成 “化”。许慎的解释是:“从”,相听也,从二人;“比”,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北”,二人相背;“化”,教行也。

中国古老文化借助 “人”字,早就道出了人类成长的共有规律:人的认识起点是 “比”,通过人和人的比较而类推一切,善恶、苦乐、贫富、有无等等,皆是因 “比”而来;“比”过之后,就进入 “从”的阶段,模仿别人,学习经验;当自己有了认识和积累,就不服气,出现逆反心理,到了 “北”的过程 ;然后到达 “化”的境界 ,不盲 目地 “从”,也不极端地 “北”,而是依据 自己的生命要求转化各种能量 ,当然是朝着自己的方向。

“化”字的构成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直立,一个人旋转。旋转象征着人自己的转变。在人与外界和 自然的互动中,人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当改变环境受挫的时候,只有改变自己。长期的“比”、“从”以及极端的“北”,人们逐渐养成了按照习惯行事的习惯,因循度日,跳不出许多窠臼而每况愈下,甚至出现恶性循环。这时候,不妨内察自身,调整和改变自己,进入“化”的境界。

——摘自《人本教授模式》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