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4年版)的课程目标由原来的“双基”变为“四基”,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增加后“两基”的价值?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粗浅看法。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第34页)对增加后的“两基”解析到:“基本思想”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基本活动经验”强调数学学习要经历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读到这段话感觉到这些应该是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的,也算是尽职尽心吧。其实“四基”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密不可分。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是不能不培养其基本技能的,培养基本技能的时候教师需要动脑筋考虑如何培养,这就要力求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主动参与,逐渐积累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慢慢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做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中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如何设计呢?考虑到把两位数看做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新课前我安排了几道抢答题:
请说出下面各数接近几十?
38≈ 42≈ 29≈ 76≈
接着出示例题:
一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29千克,照这样算,男孩家的奶牛一天可挤奶多少千克?
学生看题、思考,得出算式后,我布置学习要求:把书翻到第33页,看看例题下面的三种估算说法,先独立思考他们各是怎样估算的,然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推选小组发言代表。
交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说出各是怎样估算的。
然后用竖式计算,看看估计得怎么样。学生能够看出估计得数确实是这样的。
再接着进行相关练习(第34页第3题)。然后出示
28×46≈
28×46=
让学生说说题目什么意思?在完成练习。
为了让学生清楚估算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作用,安排了判断练习:请你估计一下下面的结果对不对。
我求在每节课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经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积累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经验,慢慢学会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