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只是我归纳出来的,可能不一定对,但是至少在大学化学范围内都有验证。
以取代基含有未成键活泼电子的碳为1号碳,与之相邻的为2号碳:
异X基:1号C为仲碳(2个H),2号C为仲碳(1个H,3个取代烷基)或伯碳(甲基)。
仲X基:1号碳为仲碳(1个H,2个取代烷基)。
叔X基:1号碳为叔碳(没有H,3个取代烷基)。
有时还会有“新X基”:1号C为仲碳(2个H),2号C为叔碳(没有H,3个取代烷基)。
补:呃……对哦……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丙基只有很少的碳原子。但是它相当于把正丙基的一个碳拿出来作为侧链了,因而是“异”……当然,如果想丁基这样的会导致出项两种“异丁基”,那么就根据侧链的位置划分异和仲咯~~
其实楼主大可不必这么纠结,因为按照这种命名法命名的烷基并不多,且很有规律(大致就是我说的这个规律),记住就行了。如果碳原子数目太多的话是不会用这种命名法来命名的,而应该使用系统命名法了。所以这个问题无需过于纠缠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