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注释
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乐师,目盲。 ②于:向。 ③欲:想。 ④暮:晚,迟。 ⑤炳烛:点燃火把、火炬。先秦时期尚无蜡烛,当时称烛,既是火炬。 ⑥安:哪里。 ⑦戏:戏弄。 ⑧盲臣:师旷是个盲人,故自称盲臣。 ⑨何不:为什么不。何,为什么。 ⑩炳烛之明:像点燃火烛的光亮。 ⒒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翻译
晋国的平公(皇上)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嘛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这个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把的光亮。’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