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有什么特色?-百科知识-龙咔百科
> 百科知识 > 列表
淮海戏有什么特色?
时间:2024-12-23 18:22:02
答案

20世纪50年代,部分地、市、县还办起了戏校和培训班,为淮海戏培养了一批新秀,挖掘出一批为群众所喜爱的传统剧目。

其中《催租》、《三拜堂》和《皮秀英四告》等,分别被越剧、湘剧、黔剧、粤剧、评剧和黄梅戏等兄弟剧种移植。

同时创作了大量现代戏,其中《姑嫂看画》、《借驴》和《海花》等在群众中较有影响。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

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和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八字和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男女主要曲调分别是东方调和好风光调。这种曲调可塑性大,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组腔时,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可构成大、小唱段。

东方调中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其他辅助调有二泛子、彩调、金风调等。它们各有个性,格调鲜明,表现叙述、抒情、悲愤和欢乐等情绪,各有所长。

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和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和僮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

淮海戏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乐队增添了琵琶、板胡、唢呐、板鼓、大鼓和堂鼓等乐器。

行当分为正旦、小旦、彩旦、老旦、刀马旦、老生、正生、小生、武生、老丑、大乙丑、小耍丑、奶丑、武丑、大花、黑花和红花等。

淮海戏的表演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旋转多变的五彩灯光,也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

演出时,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和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剧目需要,制作了灯光、布景和道具,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

淮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素有“32大本、64单出”之称,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和《大金镯》等32大本以及《骂鸡》和《催租》等64单出。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和《月牙楼》等。

改革开放后是淮海戏活跃和辉煌时期,各淮海剧团创立了不少反映现代文明新事的现代淮海戏,演出地区也不断扩大,北上山东诸城和临沂,南下无锡、苏州和上海,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推荐
© 2024 龙咔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