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味”——评郭初阳执教的《鸟的天堂》朱小平看了郭初阳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课堂实录,听到了很多对这堂课的褒扬之声,我越来越迷惑,这样的课真的是好课吗?我有几个问题提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一、 什么叫“语文味”?这堂课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关于什么叫“语文味”,你去搜索一下,可以找到一大堆答案,而且是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糊涂。要我说,凡是跟语言学习有关的教学就是课堂的“语文味”。就这么简单。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那么这堂课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呢?郭老师认为到了小学高段字词已经不需要教了,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从我的实际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不但需要,而且是非常需要),我们看郭老师是通过哪些环节来突显“语文味”的呢?一处是场面描写的格式练习。可以说这个环节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那么他让学生学习的格式是怎样的呢?很快地这 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 声,到处都是 影。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 这就是郭老师让学生记住的“篮子”。“在这个篮子里面,你可以装进去任何东西,记住这样的格式有助于写作。”(郭初阳语)。郭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这个“篮子”有两个“到处”,四个“的”,三个“有的”。起初填的是名词,然后是形容词,最后填的是动词。还有一个场面练习,就是“从一到多,再归于一”的格式。郭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让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总结出这个“写作知识”。郭老师还说:“描写场面有一些固定的格式可以套用,换一些关键的词语就可以了;不但要看,而且要用了耳朵听;然后从一到多,再从多到一——这是我们从巴金文章里所学习的内容。”看了这样的片断,我感到悲哀,甚至愤怒。我们就是这样教作文的吗?是的,作文有时是需要一些模仿,但这还是模仿吗?这是抄袭!这样的训练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扼杀!也让学生的作文彻底沦为形式的奴隶!这样的语文知识是绝对的伪知识!这篇文章的场面描写确实很精彩。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场面描写可以采用从概括到具体,从点到面,或从面到点等方法,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篮子”,“只要换一些关键的词语就可以了”!那样的话,我们的作文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可以批量生产了。我们是不是也在批量生产出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呢?我们再来看看本堂课另一个突显“语文味”的环节。就是最后一个环节:词语辨析。郭老师罗列了课文与原文不同的四组词让学生辨析:“卧——斜躺”“时期——时节”“展示——展览”“照耀——闪耀”最后一组词“照耀”与“闪耀”郭老师没有让学生上台辨析,也没有交待,可能由于时间关系临时去掉了吧。那么另外三组郭老师是怎么引导的呢?第一组,“卧”与“斜躺”辨析。郭老师的结论是我们没有见到巴金见到的画面,所以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斜”要不要加上去。这不是废话吗?如果巴金听到这个话,一定会跳起来说,就是嘛,你们没有见到,干嘛瞎改我的文章!我见到的树枝明明是“斜躺”,你们非要说是“卧”,你们居心何在啊。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引导:巴金为什么用“斜躺”,而不用“卧”呢?按常理,树枝大都是向上长的,而榕树的桠枝却不是这样,而是根生枝,枝又生根,盘根错节,这使整棵树看上去不像有的树那样直立着,但它毕竟还是有主干的,所以也不可能整个横卧着,平躺着,所以是“斜躺”最确切。第二组“时期”与“时节”的辩析。郭老师也没有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时期”与“时节”不只是表示的时间有长短,时期表示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如抗日战争期间;而时节是节令,季节,是与大自然的气候有关的。再来看原文中的句子是“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我想应该是指夏天吧。也不知是哪个自作聪明的家伙,硬要做巴金的师傅,还请巴金老先生多多包涵哪!第三组“展示”与“展览”辩析。郭老师干脆没有评论一个字。不知是时间的原因呢,还是本来预设就如此?也许郭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只是想了解学生对课文和原文的情感态度,完成问卷表,更喜欢哪一个?至于理由,如果没有老师的引领,学生真的能写出有价值的答案吗?当然,也许真的有孩子可以做编者的老师也说不定呢!因为编者的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没有当堂反馈还是有点遗憾。这个环节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品味词语, 让学生抽象地空洞地就词论词;其次是教师没有作出有效的引领。唯一值得肯定的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材,质疑权威的精神。总的来说,这个本该充满“语文味”的环节索然无味。二、 课堂的“人文性”有没有体现,怎样体现?“人文性”内涵很丰富,也不是今天要讨论的主题,但如果我说领悟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课堂人文性的体现,大家应该不会反对。郭老师是以语言的学习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的,而人文性的渗透是课堂的辅线,暗线。课堂唯一一处让学生有情感体验的环节就是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填空:一( ) 学生的答案有“一棵大树,一片树林,一座迷宫,一次停泊,一点留恋,一个小岛”等。我觉得这些答案都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层面上,没有达到情感体验的层面。而郭老师抓住其中的“一次停泊”大做文章,还拿出了巴金写《鸟的天堂》之前十年写的一首诗《黑夜行舟》,以此来说明巴金文中的船是有特殊含义的。“在人生的航行中,偶尔把你的船停下来,休息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个天堂,获得心灵的宁静。”读这篇文章我还第一次听到有人读出这种味道,我很怀疑,这真是孩子能品味到的吗?再说,巴金在诗中曾赋于船特殊的含义,并不说明他的每篇文章中的船都有这个含义吧。这样的拓展,真的有意义吗?最多只能说它是作品的延伸义。而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学生理解了吗?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的话,作者描绘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只是巴金不喜欢说教,“农民不许人捉它们。”这句话显得那么平常,那么朴素,难怪师生都把它忽略了。而老师由于忙着教大家场面描写的格式,那小鸟们的从声音到肢体都在表达的幸福感也被忽视了,那“鸟的天堂”的真正含义也失落了。三、 整堂课的板块设计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吗?阅读的规律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而郭老师的设计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部分到整体再到部分。没等学生了解全文内容,郭老师就让大家找一句跟鸟有关的句子来朗读,如愿以偿抓出这个语段进行了场面描写的练习。然后再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鸟的天堂是什么?”用一( )填空。其实这才是学生的初读感受。怪不得很多学生立刻就举手了,把“郭老师都吓坏了”(郭初阳语)。因为这个问题并不难。而郭老师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个问题真的有讨论的价值吗? 这个环节之后,郭老师又非常突兀让学生辨析词语。说它突兀,是因为这些词不是学生的主动发现,而是教师直接呈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当学生永远不知道老师下一步会让他们干什么,离开了老师,他怎么学习?归根到底,我们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把老师当拐杖。我认为学习的过程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是“语文味”的体现;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人文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