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给自己的或别人的孩子贴标签,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好孩子”或“坏孩子”。
那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定义都是什么呢?没人能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说“坏孩子”其实指的是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孩子的人品,所以给孩子贴标签是非常错误的。
“好”与“坏”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孩子的某些行为是阶段性的。但是“好”不等于完美,所有期望孩子完美的家长可能会常常失望。
我们如何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
“好孩子”的“好”无外乎是行为及 情感 两方面。
1.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遵守 社会 秩序,听从家长教导。比如说:按时完成作业,完成家长安排的家务活等。
2.控制自己的 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情感 变化,如愤怒、失望、矫情等等,但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感 是很重要的。
愤怒时要学会深呼吸及找出令自己愤怒的原因等。也要学会和大人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及请教一下该如何控制自己。
3.要诚实及有信任感
对自己及对他人诚实能使彼此建立信任,诚实需要家长的培养及训练,及家长以身作则。
4.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及从错误中学习
即使好孩子也会犯错误,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5.尊重他人
6.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很多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因为在自己失望时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所以孩子只有通过自己做决定才能成长,即使这个决定是错误的也要自己去意识到。
动不动就去找家长帮忙是不能鼓励的。孩子之间的矛盾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家长不宜多干涉。
7.知道什么时候寻求帮助
当孩子已经反复试了自己解决问题后还是不成功,这时候可以寻求帮助。家长帮助孩子要注意只是引导而不是具体去做什么。孩子还是得自己动脑筋。
1.对他人要设身处地地对待
设想一下自己想被如何对待就应该知道如何对待他人。尊重他人最重要。
2.会识别他人的 情感 变化
只有能准确地感知他人的 情感 变化才能准确地应对,这是需要反复练习及实践的。
3.表达关心及同情
4.表达对他人的感激
表达对家长的感激之情可能是学习对他人感激的第一步,随时表达对他人的感谢只能给自己带来帮助,所以多多表达感激之情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其实孩子的“好”与“坏”和家长的言传身教直接有关,在说孩子的同时也需要检讨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