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角函数公式如下:
1、正弦函数: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2、余弦函数: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3、正切函数: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4、余切函数:cot(α+β)=(cotαcotβ-1)/(cotα+cotβ);cot(α-β)=(cotαcotβ+1)/(cotβ-cotα)。
5、和差角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函数发展历史
公元五世纪到十二世纪,印度数学家对三角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三角学仍然还是天文学的一个计算工具,是一个附属品,但是三角学的内容却由于印度数学家的努力而大大的丰富了。
三角学中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就是由印度数学家首先引进的,他们还造出了比托勒密更精确的正弦表。
托勒密和希帕克造出的弦表是圆的全弦表,它是把圆弧同弧所夹的弦对应起来的。印度数学家不同,他们把半弦(AC)与全弦所对弧的一半(AD)相对应,即将AC与∠AOC对应,这样,他们造出的就不再是全弦表,而是正弦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