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在这种模式中,教学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等元素构成,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构建知识的意义。教师不再单方面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媒体进行探索,媒体成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和沟通交流的工具。
在建构主义教学实践中,已有的成熟教学方法包括:
支架式教学:借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如同建筑中的支架,逐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这一过程分为搭脚手架(定义概念框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步骤。
抛锚式教学:基于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教学,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讨论和效果评价,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深度理解知识。
随机进入教学:强调从不同角度和情境下学习,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理解能力,每个环节包括基本情境呈现、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和效果评价。
扩展资料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