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先生应梅君畹华、齐君如山之邀,为他们即将赴北美展示国剧的活动编写曲谱。由于事务繁忙,他与梅君未能深入讨论,匆忙完成了十八曲的编撰,对此他深感可能存在的错误较多。尽管如此,鉴于离出行日期迫近,他还是决定刊印。
刘先生认为,国剧的乐曲和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不仅在于唱腔,还包括手势和道白中蕴含的乐感。他以乐谱比喻语言文字,强调音乐的传承依赖于完善的记谱方法。我国古代音乐虽有谱,但如唐代的《幽兰》谱等,或只记录律吕,或仅载简字,无法全面反映乐曲,对研究并无太大帮助。近代的琴谱和昆曲谱虽稍有改进,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难以长久流传。
刘天华指出,国剧和国乐的发展面临严重困境,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完备的乐谱。他以京剧为例,指出若早有完善的记谱法,今天的艺术成就可能会大不相同。他倡导通过科学的记谱方法,提升演员和乐师的读谱、记谱能力,以推动剧乐界的进步,实现艺术的精确传承和科学化。
最后,刘天华谦虚地表示,他的作品虽不完美,但出于对国剧乐谱改良的热情,希望能得到同行的宝贵意见。他坚信,只有科学化和精确的记谱,才能为我国的剧乐界开辟光明的未来。
扩展资料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