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三义村位于卫运河东岸,镇政府驻地南部,旧时称为“南屯”。耕地面积131公顷,人口1762人。
“花杠舞”又称“抬花杠”,是由民间宗教活动“大姑出游”演化而成的民间传统舞蹈,自古至今流传在武城县及卫运河两岸的周边县份,富有浓郁的燕赵民间风情,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属于珍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花杠舞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据传明弘治年间武城一带连年干旱,稼禾不生。某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人们突见城东“娘娘庙”里出现了一位仙姑,脚踏祥云升于半空,手提花篮边走边撒,所到之处万物复苏,稼禾生芽,果树开花,然后在南屯上空落下不见踪影。人们奔走相告,认为这是王母娘娘派她的女儿前来拯救这方生灵来了。民间认为,仙姑是“王母娘娘”的大女儿,于是在南屯修了座大姑庙,内有“大姑”塑像,从此祭祀香火不断。
“抬花杠”原是由人们抬着花篮去祭祀“大姑神”的一种仪式衍生而来。传说“大姑神”爱花,人们便抬着花篮在“大姑庙”前表演各种舞蹈动作,表达对大姑神的敬仰,并博得她的欢心。由于南屯系武术之乡,抬杠人大多有武术功底,表演动作集舞蹈与武术于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为了祈求“大姑神”的保佑,人们便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大姑”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大姑出嫁”或“大姑出巡”。到清代乾隆年间,抬花杠发展到鼎盛时期,乐队规模越来越大,演出活动也由南屯波及到整个县城及周边地区。“抬花杠”已摒弃了原来宗教仪式的表演方式,舞步动作及表演套路也得到进一步规范,高者为师,传承有序,形成了武城抬花杠民间艺术。
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大姑出游”的日子,南屯村的花杠队便与东屯的架鼓队结合在一起演出。饮马庄的扎彩匠负责扎制花杠、栩栩如生的大姑神像及“大姑出巡”所用的纸人、纸马、纸鬼神、纸船彩车等。出巡队伍集合在大姑庙前,由族长在大姑神像前焚香叩首,恭请“大姑起驾”。东屯村架鼓队开路,几十面、多则上百面大鼓与锣、钹、铙等,在手锣引领下,“72番鼓点”震天动地,和谐悦耳。后边紧随南屯村18副花杠,彩车推着的纸人、纸马和抬着行进的大姑神像,最后面是纸船形状的彩车。凡“大姑神”所巡之处,居民安乐,禾谷丰熟,百物生长,万事兴隆。各村族长们都竟相请大姑神到三义村一巡,致巡接连四、五天不断。队伍每到一个村庄,花杠便撂场表演,抬杠人各显其能,竞献舞蹈、武术技艺。各村的善男信女们,将香烛纸马放进彩船里,出巡完毕,人们把大姑神像抬至娘娘庙前,将纸人、纸马及大姑神像一起“发送”(即焚化),寓意为大姑回了娘家。
1950年代以来,抬花杠艺术也与龙灯、狮舞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起出现在春节、元宵等节庆场合。1979年,武城县文化馆对“抬花杠”进行发掘整理和艺术加工,并搬上舞台,在德州市文艺汇演中获优秀节目奖。同年,赴省汇演获山东省优秀节目奖。1984年,中国舞协将“抬花杠”录相保存。1992年,收入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成为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研究项目;在中国沈阳国际民间文化艺术汇演中荣获优秀节目。1996年,参加山东省委宣传部、文化厅举办的齐鲁民间广场艺术展演,荣获“黑牡丹奖。2006年12月,“花扛舞”被评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来源:武城史志办
三义村附近有古贝春工业旅游园区、武城金水湾生态园、武城农业展览馆、神龙地毯艺术博物馆、武城县四女寺镇四女寺村等旅游景点,有武城辣椒、李家户蘑菇、武城西瓜、德州西瓜、保店驴肉等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