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东莞还是你以为的那个东莞吗?
文 / 华商韬略 陈药师
东莞,不断在偏见中突破、寻找机会。
【1】
如果你在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中输入“东莞厂妹”,出现的内容大体上是难以名状的香艳、堕落、引人遐想。就像东莞本身曾经代表的隐喻一样。
除了暧昧,东莞是喧嚣和凌乱的,也是单调的,生活在这里的人力图在单调中寻找生活的意义。
作家丁燕说,东莞是最适合写作的城市。她写了一部叫《工厂男孩》的小说,描述了典型的东莞打工者的生活:缺失父母之爱,一人独闯东莞,不断更换女友,不断跳槽,喝酒、打架。
东莞虽然汇集了全国各地的菜肴,在印象中,他依然凝固和单调。
如果说,深圳是一座即兴而成的城市,东莞的声名远播则也有着极大的偶然成分。
不过,那是过去式了。
随着深圳不断变得繁荣,东莞也在不断蜕变,只不过,人们容易记住他浮躁而乏味的 历史 ,忽略了今天他已经趋于成熟。
2024年6月,在中国城市经济竞争力排名当中,广东省东莞市排名第10。 东莞是进入前十名的唯一一个地级市。排在他前边的,不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就是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
而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天津都排在东莞之后。
东莞的经济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你可能会诡异的一笑:“靠什么有竞争力的?”
靠的是民营经济,而且是正经的、实打实的民营经济。
《东莞时间网》给出了这样一组让人惊诧的数据:
2024年,东莞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105.49亿元。接近东莞一半的生产总值。
还有造富神话。
2008年,胡润中国富豪榜上,东莞上榜的企业家为5人,资产最高的达19亿元;2024年,东莞上榜的有31人,资产最高达365亿元。
十年间,东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008年的东莞,金融危机之后,哀鸿遍野。
四分之一的企业破产倒闭、150万产业工人失业;《凤凰网》的数据让人心惊:2009年一年,有1600家台湾企业、2000家香港公司从东莞撤离。
此后数年里,东莞貌似在走向衰亡。
2024年12月间,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 科技 宣布倒闭,东莞的关联公司万事达、联胜成了被殃及的池鱼,也宣布倒闭,7000人丢了工作。
同一时间,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 科技 有限公司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员工失业。
2024年元月,诺基亚工厂从东莞搬去了越南……
而彼时,媒体多将眼光放在东莞的声色犬马上,少有人关心经济层面的悲剧。
《凤凰网》认为,东莞的挫败是“工业产品以出口为导向”和“国内房地产疯狂炒作”的结果。
他还断言,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
而十年之后,东莞脱胎换骨。
今年4月,被称为“中国经济制度分析第一人”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在演讲中说:“深圳将成为整个地球的经济中心。”
而他最重要的论据就是,深圳不仅开放、包容、地缘优势明显, 更重要的是,深圳有位好伙伴——东莞。
他对东莞的溢美之词确实让人怦然心动:“东莞不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区,不像温州那样专于小商品,不像苏州工业园那样名牌满布,不像阳江那样专于一两项行业。东莞是无数种产品皆可制造,而且造得好、造得快、造得便宜的城市。”
这个结论绝对不浮夸。
《南方网》提供的数据是这样的:东莞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分别达到了53.8%和40.3%。
其实,自从2008年那次让人绝望的大危机之后,东莞就意识到,依赖外资发展风险太大,推动民营经济崛起,特别是手机和高 科技 产业落户东莞,才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今天,华为、OPPO、vivo等国产一线品牌整机生产企业都在东莞落户,一点不夸张, 今天的东莞已经是全球智能手机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OPPO、vivo的诞生、裂变几乎是和东莞一起实现的。在遥远的1995年,诺基亚、三星相继在东莞建厂,手机产业链条已经显现出来。
据《经济日报》回忆,当时从中山小霸王离职的段永平来到了东莞乌沙,被当地政府的热情、专业所感动,于是决定在此地创业、建厂。
步步高这个品牌横空出世。
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步步高的明星产品不断涌现,直到2024年,OPPO、vivo裂变出来,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3】
8月9号,广受瞩目的华为操作系统“鸿蒙”的发布会地点,选择在了东莞的松山湖。或许因为鸿蒙的问世太过耀眼,让人们忽略了为什么华为会选择东莞。
毕竟此前,华为历次开发者大会都会选择在北京、上海或者深圳举行,松山湖的美景真的那么有感召力吗?
其实,松山湖早就成为了华为的“故乡”。
2009年,华为在松山湖的“南方工厂”就已经开工;3年后,华为在南山湖设立终端总部。
从2024年开始,华为又开始了大迁徙——《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年里,共有一万六千多名研发人员从深圳搬到了东莞。
“逃离深圳的华为”因此成为很多媒体的标题。
松山湖也在蜕变,如今他被称为东莞“最聪明的IT村落”。
华为也很聪明,毕竟跟深圳比起来,东莞有着更强的成本优势。 任正非曾经说:“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一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
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东莞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4年,松山湖园区的生产总值达630亿元,同比增长13.9%,且地区生产总值、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和增速均居东莞全市第一。
不仅如此,华为入住东莞之后,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纷至沓来。“华为去哪,我们就去哪”,这是易宝软件公司的宣言,这家公司的百分之九十业务来自于华为。
另外,华为的兄弟公司软通动力也入住松山湖,同时还计划在未来四年间在松山湖设立研发基地,初步统计,会有4000人来到东莞。
【4】
东莞的重生当然和深圳的存在密不可分。
简单说,深圳和东莞是深圳研发、东莞生产的关系。最近,深圳和东莞的关系又演变成双研发的关系。
不过,这不重要。
《东莞时间网》的数据显示了东莞和深圳血浓于水的关系:今年一季度,东莞来自深圳市的投资项目57宗,协议投资额153.28亿元,占境内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额的27.48%。
水草丰美的地方自然颇具吸引力。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东莞在2008年的危机之后,开始有力扶植民营经济的崛起,无论对于财政收入、税收,还是解决就业,民营经济都更具竞争力。
《南方网》的数据是这样的:2008年以前,东莞年主营收入超百亿、千亿的民营企业是不存在的。
到现在,东莞已经拥有9家百亿民营企业,而华为和步步高更是成为千亿企业。
2024年,东莞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2907家,占全省新增量的30%,排名全省第一。
南方城市智库发现,东莞民营经济发展背后,政府支持、产业链优势、都市圈便利、“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清晰可见。
去年,东莞颁布了“市实体经济新十条”,核心是在公司用电、用地、税收、物流等等环节尽量给企业减负。
2024年,东莞为企业减负427亿元。
巨头轻装前进,配套厂商也如影随形。
所谓的“手机周边”也开始在东莞争相盛开。这么说吧,从华为工厂出发,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采购到手机所需要的所有零部件。
惊不惊喜?
今年2月,政府又公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特别强调, 东莞被赋予了全新的定位——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
就在我们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深圳又迎来了好消息。
按照目前的规划和期许,深圳将迎来剧变: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 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相关文件同时提及的“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还特意强调“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
张五常的远见恐怕很快将被证实。
而他所期待的东莞也当然会熠熠生辉了。
一个城市的成功大体上和一个人的成功没有分别。天时地利人和,有时代的印记,恐怕也有运气的成分。
就好比,当年,深圳的成功多少有些运气的成分——谁会想到那个落寞的小渔村会成为改革的重镇?
当我们还没有余力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深圳就已经崛起,并和北京、上海、广州分庭抗礼了。
是的,还没成熟,似乎就老了。我说的是我们迎接变革的心态。
真心实意地拥抱市场,拥抱产业,尤其是真心实意地支持壮大民营经济,真正的激活民间的创造力,才是深圳、也是东莞崛起的关键。
早在十多年前,万字长文《深圳,你被谁抛弃》中提到:深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偏见的逆袭史,深圳不断在偏见中突破、寻找机会,才得到了现在的成就。
东莞,何尝不是如此呢?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