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中庸》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经典,原本各为《礼记》中的短文。至南宋朱熹将其收于“四书”中,与《论语》、《孟子》并列,成为儒家的核心典籍。《大学》在明朝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国人所熟知。傅佩荣教授的译解旨在澄清概念,回溯孔孟原典,展现一贯之系统,避免抽象或玄奥的术语,旨在再现古代“大学”教育的理想,成为学习目标与修养指南。
《中庸》意为“用中”,是用中所造就的至德。其名取义甚高,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中庸”是至高德行,但百姓很少能做到。傅佩荣教授在解读《中庸》时,大量引述《论语》与《孟子》的相关资料,以《易传》的内容互相参照,突显本书在儒家学说传承上的特殊地位。
《大学》被视为大学本科生的教材,《中庸》则是研究所的教材,其深度、广度与高度让人叹为观止,值得终身学习、实践及品味。特别附录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及王阳明的《大学问》,方便读者查考。
《中庸》中提到“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大学》强调三纲领与八条目,期待透过教育追求国家的安定与繁荣。《中庸》则阐扬三达德、五达道与天下国家之九经,欲使国家走向和谐。
扩展资料
《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是学者傅佩荣的作品之一,2024年4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