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和浪费不是一个意思,它的意思正好相反,所以是互补反义词。
节约,本是传统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广泛的积极意义的。当人们物质溃时,缺吃少穿、无钱办大事(或称发展之事)时,一分钱、一粒米都值得争惜,两人的饭三人吃,或许在贫困年代能救许多人的命,旧物利用或许能解决当时的一些实际困难,不铺张浪费,更是厉行节约的基本要素。不让好的食品和其它物质变质,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争惜,也是贫困时期对生命生活的有力保障。所以争惜一粒米也是美德。有歌词说:争惜一粒米收粮千万担,可见道理之深刻。前些时候,有人提到歺桌上的浪费,实质上就是讲的争惜劳动成果,亦是节约,虽然是浪费出过钱的食品,可是这钱争来也辛苦啊,再多的钱也是经不起浪费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歺,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说明了创造价值艰辛。有人把饭乘在碗,把只吃一次的菜倒掉,还美其名日:有吃有乘。我不知道他们对有吃有乘作怎样的理解,如果下歺无米无菜、无烧柴了,你还能把乘饭菜倒掉吗?听以,我以为能吃多少,就只添多少,才是正确心态与观念。乘的观念,是乘物,是物质贮备,甚至是战略和发展储备,这才叫正确的有吃有乘,而不是乘在歺桌上,变质中,丢失中。这才是真正争惜劳动成果,同时,也是对付出劳动人们的尊重。另外,就是在我们的生存物质,建设物质极大的丰富以后,经济条件强大以后,我们的工程建设中强调节约不是物质,而是质量。也就是说经过科学验算的物质,必须要用到位,而且从技术上却保工程质量效果,该用多少,必须用多少,决不能偷工减料,要做到货真价实、扎扎实实,不出豆渣工程,那才是真正的节约,符合道理的节约。工程做得好,不仅节约了财力,同时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加快了建设速度,提前了享受过程。否则豆渣工程形成,就是各个方面的浪费。那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所以,节约与浪费需要辩正地看,要结合实际,而不是瞎说!